中科院电子所:实现地理空间数据高效管理和共享

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创建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综合型电子与信息科学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五个重点领域,分别是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电磁探测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MEMS传感器技术和可编程芯片技术。
研究所下设10个研究部门,包括微波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北方基地)、高功率微波源与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空间信息处理与应用系统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院重点实验室、空间行波管研究发展中心、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部、航天微波遥感系统部、航空微波遥感系统部和可编程芯片与系统研究室。
业务需求及挑战
电子所涉及到的十几个单位和相关研究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都需要基础的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例如卫星影像、遥感影像等。因此需要对这些地理空间进行数据资源管理和有效的组织、配置、管理和应用,而资源的高速传输与交换则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上述十几个单位在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传输和应用上主要有以下需求和难点:
数据体量巨大

地理空间数据的规模体量巨大(千万级),单一资源容量也比较大(数百M至数十G不等),对大文件传输和巨型文件传输性能要求高。
去中心化

各单位具有独立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获取渠道和存储能力,在分别掌握本单位数据资源管理和使用权限的同时,还需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有限的、可控的资源共享与传递。
业务流程的自动化

地理信息空间数据的传输任务通常由相关的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应用系统来发起,用户直接使用应用系统,而并不直接处理数据传输任务。
网络结构复杂

各单位既有内网、外网又有专网,网络结构复杂、状态多变,传统传输方式无法有效利用带宽资源。

解决方案
根据电子所对地理空间数据共享与传输的实际需求,Ftrans为其量身打造了基于分布式传输的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分发系统。通过对该系统的部署与应用,在各单位之间建立起一个对等数据资源管理共享与传输体系,各单位可以独立维护本单位所掌握的地理空间数据,同时又可以在多个单位之间,进行可控的资源共享。
同时,该系统通过一系列调度与控制接口,与各单位内部的各种地理空间数据应用系统进行整合和对接,从而实现与整体系统之间的集成,并达到了面向用户的透明化。
在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存储方面,为了应对海量数据和大容量数据,各单位部署了云存储系统,用于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统一存储。该系统也和云存储系统进行了良好的衔接,实现了对云存储系统内资源的直接读取和写入。

对等网络架构,各单位权限一致

在应用架构上去中心化,各个节点具备完全的独立性,不需要依赖任何外部节点或系统。这一特点完全适用于上述各单位的组织管理架构,相关单位既可以在本单位范围内享有完全的管理权限,又可以和其它单位之间进行高效的、可控的数据共享与大文件传输。
大数据支持,地理空间数据轻松传输

高性能传输,缩短数据传输时间

通过超高速传输协议CUTP、智能并发控制技术和P2P点对点传输技术,向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数据传输性能,传输速度可达传统FTP方式的30倍以上,大大缩短了地理空间大文件传输的时间。
传输过程可视,实时掌握数据传输状态

提供可视化的界面,用户可以方便地监控上传及下载任务的传输情况,获得传输进度、速度和状态等信息,并且能够对大文件传输任务进行暂停、续传和取消等操作。
与上下游系统无缝集成,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

面向上下层应用,提供了完善的应用服务接口,与GIS应用系统、元数据管理系统等上下游业务系统无缝集成,以此来实现对数据传输任务的控制与调度,从而达成业务流程自动化的目标。

给客户带来的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Ftrans提供的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分发系统出色地发挥了大文件传输和共享的作用。
实现地理空间数据的分布式管理和共享

依托现有网络资源和设备,各单位之间实现了对海量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分布式管理和共享。各单位在分别掌握本单位数据资源管理权限的同时,可实现相互之间可控的资源共享。
地理空间数据高效传输,提高数据利用率

通过大容量地理空间数据的高效传输,不仅提高了各单位之间的横向协作能力与水平,而且实现了对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有效利用。
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现了既有应用系统与数据资源管理平台的整合与集成,将各单位的科研工作以及相关技术支撑平台推向了新的高度,为地理空间数据的应用提供了有力保障。

为什么选择Ftrans
领先的文件大数据传输技术

Ftrans飞驰传输在文件大数据传输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大型、复杂项目的丰富实施经验,具备长期的技术积淀并持续创新,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对地理空间信息应用的深刻理解

卫星、遥感、气象、测绘是Ftrans飞驰传输服务的一个重要领域,在长期服务过程中,积累了对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应用的全面认知和深刻理解,并通过合理的产品体系架构和服务模式,形成了地理空间数据资源管理的最佳实践。
兼顾了产品成熟度和应用的灵活性


地区北京
行业科学研究
经营范围空间科学
标签
- 大文件传输
- 分布式传输
- 地理信息
- 空间科学
- 数据资源管理